为您推荐
“吉林三姐”成妇女创业就业明星阵容

2018-09-13 13:55 79

中国妇女报·中国女网记者张园园


以项目化运作、专业化培训、品牌化带动、集约化服务为手段,精心培育家庭服务、手工制作、电子商务项目,推出吉林妇女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项目……近年来,吉林省妇联立足女性创业就业特点和需求,融合发展妇女创业就业品牌项目,打造出了助力妇女创业就业的明星品牌吉林三姐


吉林三姐,是家政服务品牌吉林大姐、技能培训项目吉林巧姐、电商创业项目吉林网姐的统称,如今,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,这三个巾帼阵容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,大大拓展了当地妇女创业就业的空间。


吉林大姐:打造家政服务知名品牌


2006 年,吉林省妇联以“4050”人员为主体,实施了吉林大姐劳务输出项目,引领妇女走出家门,发展家庭服务业。由于吉林省内家政市场用工需求激增,自2010 年起,吉林大姐由域外输出向省内外全面拓展。


通过自建联建等形式,吉林省妇联积极搭建立体化就业平台,在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地建立了多个输出基地,在省内建立了吉林大姐家庭服务机构92 个,实现了社区以上五级服务站点全覆盖,累计域外输出5.5 万人,省内安置5.3 万人,为10 余万户家庭解决了用工需求。


此外,吉林省妇联还开发了家政、月嫂、育婴、养老护理等4大类20余个培训专业,组建了由100余名专家和业务骨干组成的讲师团,对妇女开展专业化培训,构建了初中高专业化培训体系,累计培训妇女14万人次。


创建吉林大姐示范基地;成立吉林大姐专业联盟;开展家庭服务技能大赛;评选优秀吉林大姐吉林大姐志愿服务团定期开展公益性服务……随着公益+市场的社会化服务网络逐步建立,吉林大姐品牌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,任劳任怨、表里如一成了家政服务领域里吉林大姐的鲜明标志。


吉林巧姐:构建妇女就业托底安置的无围墙工厂


2012 年,根据妇女居家灵活就业创业的需求,吉林省妇联实施了吉林巧姐手工制作项目,将传统手工制作与地域特色和民间文化艺术相结合,以协会+企业+家庭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,构建了妇女就业托底安置的无围墙工厂


为强化资源整合,省级妇女手工艺品专业委员会和各级妇女手工制作协会相继成立,目前已发展会员企业200 余家,创建巧姐手工制作基地109 个,并推行统一标准、统一培训、统一加工、统一回收、统一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,带动了8 万余名妇女居家灵活就业。


依托高校和大型会员企业建立研发基地,吉林省妇联还开发了一系列具有吉林地域特色的巧姐产品,并完善了产品货源体系建设,形成了线上+ 线下”“实体+虚拟的发展空间。


贫困妇女等群体也得到特殊帮扶。通过单亲贫困母亲援助、贫困妇女手工制作等项目的实施,6419 名城乡贫困妇女享受到了技能培训、启动材料、订单对接三免服务。此外,吉林还积极开展特色巧姐村创建活动,培育一村一品,目前已有58 个村开展了各类巧姐项目培训。吉林巧姐也连续4 年被纳入吉林省全民创业促就业重点项目。


吉林网姐:助力互联网+妇女创业


2013 吉林网姐电子商务创业项目启动以来,吉林发展女性指尖经济成果显著。据了解,五年来,全省共举办吉林网姐电子商务培训班200 余期,培训 9000 余人,创办网店5000 余家,互联网+ 妇女创业的新业态正在形成。





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 | 吉好生活 | 培训项目管理子系统 | 信用信息中心 | 行业信用子平台

省发改委 | 省人社厅 | 省商务厅 | 省教育厅 | 省工信厅| 省民政厅 | 省财政厅 |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|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| 省国税局 | 省市场监督管理厅| 省广播电视局 | 省监管局 | 省总工会 | 共青团吉林省委 | 省妇联 | 省标准研究院

Copyright©2018-2025 吉林省家政服务公共信息化平台 版权所有 吉ICP备17000444号

网站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有发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400-880-3690

 吉林省商务厅  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管理  吉好生活运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