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您推荐
互联网时代|家政行业如何突破“困局”?

2019-06-28 13:50 77


互联网浪潮下,很多行业的“痛点”被突破,但是家政行业一直很难实现互联网转型。

   家政行业主要问题在于家政市场“小散乱”,信息的真实性、精准度和技术的完备难以保证。


      很多中小家政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,虽然业务有了一定的积累,但对未来的发展没有系统的规划。特别是一些二三线城市的中介机构,犹如鸡肋,食之无味,弃之可惜。

当前互联网发展大趋势,在家政O2O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,很多中小家政公司还依然延用一支笔、一个本子管理员工和订单,信息化发展不足,思维受限必将被淘汰。曾经营了20年之久,在全国开有100多家分店的河南三鼎家政在去年轰然倒闭的原因便是如此。思路决定出路,落后就会倒闭。此外,家政市场的培训和认证标准不统一。 根据《新华社》报道,吉林农业大学家政系主任吴莹认为,家政市场供求矛盾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专业化培训和统一标准。目前培训大多由家政公司承担,一些小公司培训技能弱、支出少、观念差。家政行业是个万亿市场,报告显示,2017年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近3000万人,市场规模约1.6万亿元。万亿市场下,众多企业通过家政O2O的模式挤入家政服务赛道。近年来,涌现了包括e家洁、云家政、阿姨帮、小马管家等O2O家政平台,同时BAT、58同城、美团点评等大企业也纷纷布局。然而,家政行业还未迎来“春天”,似乎已经陷入了“寒冬”。近两年,互联网家政企业倒闭破产的新闻频频出现。

互联网时代

家政行业到底该如何突出重围?


一、资源共享,赋能家政行业


 数据显示,我国家政企业近70万家,

其中绝大多数属于区域型中小企业。2016 年,全国家政服务业企业上万家,规模以上企业的企业却寥寥无几。但这些企业都将“阿姨”资源攥在自己手中,信息无法共享。这就导致“新入局”的互联网平台在整合“阿姨”资源时,很难对身份信息、执业资格、健康水平、工作经历等数据验证真伪。

互联网家政企业不应该是“抢生意”,应当发挥自身优势“赋能”家政行业。互联网的思维是共创共享共赢,因此转变思维观念是变革的第一步。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,上线了“上户下户”确认系统,将平台与用户、劳动者数据连通,进行细分服务。运用大数据技术,构建公开透明的用户评价体系,提升纠纷解决效率。


二、建立完整服务标准和征信体系


一套培训体系,包括理论培训、实操培训、进阶培训等不同的环节,并且以相应的考试和评级作为评判。在此基础上,每个细分行业会建立各自的培训子系统,形成自己最基础的标准化程序。比如上门服务细致到带几块抹布、哪种颜色的抹布分别用来做什么、先打扫哪里后打扫哪里等细节。关于从业人员的征信问题一直是行业发展的痛点,因此建立一套征信系统是企业及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一步。这套逻辑听起来颇为复杂,简单讲就像是要做一个个人版的“企查查”。每个阿姨从第一天面试,到培训时的视频和照片,一直到她跟每一个雇主沟通,以及每一任雇主对她的评价,甚至是每个月工资记录都可以包含在这套系统里。


三、发展家政服务人员的培训孵化基地

     随着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工作三年以上的“资深阿姨”正在走上全职培训教师岗位。未来培训方面可以采取“合伙人”制度,即从培训阿姨逐渐转化到培训“老师”,简单来说,让接受过培训的阿姨成为老师,再去培训新人。让平台不断的升级和转变,不断挖掘其价值和可能。

这背后的逻辑是,当平台上的劳动者叠加到一定规模后,现有的培训人员无法再提供更多的赋能。设想一下,当某一天,平台上有1000万个劳动者时,这种规模的培训已经不是普通的公司能承受得住了,因此需要专业培训基地。像国际认证一样,我们的老师负责为其他的企业考核阿姨的质量,负责出教材,负责帮这些企业做好把关,这未必不是一条转型的好出路。



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 | 吉好生活 | 培训项目管理子系统 | 信用信息中心 | 行业信用子平台

省发改委 | 省人社厅 | 省商务厅 | 省教育厅 | 省工信厅| 省民政厅 | 省财政厅 | 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| 人民银行长春中心支行 | 省国税局 | 省市场监督管理厅| 省广播电视局 | 省监管局 | 省总工会 | 共青团吉林省委 | 省妇联 | 省标准研究院

Copyright©2018-2025 吉林省家政服务公共信息化平台 版权所有 吉ICP备17000444号

网站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有发现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删除400-880-3690

 吉林省商务厅  吉林省家庭服务业协会管理  吉好生活运维